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2024-06-24 21:02:23 | 瑞迪网

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法律分析:前一种以学校为重心,和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调整,而后一种以专业为重心,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类报考模式一般情况下会给考生50-90个选择项,落榜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瑞迪网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如下:

2023年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第一批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设置6个平行志愿,3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第二批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含边防军人子女预科)设置6个平行志愿,3个专业志原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

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优先前提:

重点本科中间段的大部分学生。应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

专业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一般本科范围内的大部分学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是因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新政策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新政策的相关内容。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新政策为院校+专业(组)的模式。

启动改革后,高校本科录取批次将合并为一个批次,志愿填报将采取“院校+专业(组)”的模式,高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自身办学定位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类)科学合理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自2024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适当增加平行志愿填报院校数量,增加考生志愿选择和录取机会。

采用“学校+专业(组)的模式填报志愿,也就是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具体专业或专业组。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相符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理想自主选择志愿,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1、位次优先:高考成绩会按照分数依次排名,所以即便是同样的分数可能位次上却有差距,而在录取过程中位次高的考生就会有更加具有优势,位次低的考生须等位次高的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轮到投档。

2、遵循志愿:高考志愿的投档是根据考生的志愿填报顺序,从A到B再到C,依次检索投档,因此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把自己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会被优先录取。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虽然说平行志愿有很多个院校和专业可以填报,但是在投档的时候只有一次机会,电脑会根据顺序检索进行投档,而该生的本轮次检索投档就结束了。即使投档后学校按规定将其退档,但是考生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或者是征集志愿的填报。

以上就是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相关推荐
填志愿流程技能高考 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填志愿流程技能高考 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山东省专科填报志愿流程山东省专科填报志愿流程考生在浏览器中访问,进入山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系统主页。点击“考生点击此处进入平台”进入操作选择界面。点击“网上填报志愿<点击进入>”进入志愿填报说明界面。点击“操作手册(点击此处下载)”可下载本使用手册。认真阅读上述重要提示、勾选“我已认真阅读上述内容”、“点击此处开始填报志愿”,进入登录界面。考生若忘记登

2024-07-01 17:15:56
高考志愿填一专业的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一专业的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1、计算机类,里面包含很多专业方向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大数据,物联网,本科阶段只是名字不一样,专业课有几门差别,学习的内容基本相同,学习这类专业的特点就是,基本工资行业的下限都比较高,年薪平均也有10万,不会出现像金融一样,10%的人赚了90%的钱,两极分化严重;2、电气类专业,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尤其是你的高考分数

2024-12-16 04:56:25
高考填志愿的技巧和方法 高考志愿填报几大技巧
高考填志愿的技巧和方法 高考志愿填报几大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1、提交/保存。志愿填报是以“保存”或“提交”表示志愿正式完成填报,提交成功即填报成功。根据你的描述,你有“填好也提交了的志愿”,那么志愿系统会保存你最近一次提交的志愿信息。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本次填报的志愿将不能修改或者补填,考生只能等待下次填报(注意所在省份志愿批次设置和填报日程时段)。2、登陆查看志愿。志愿系统关闭之前,属于正常填报的开放时间段,

2024-06-30 15:32:59
天津高考专科志愿填报策略技巧有哪些?
天津高考专科志愿填报策略技巧有哪些?

天津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一志愿最重要,平行志愿基本没用,要拉开档次,能保一类A尽量保一类A,我是去年高考的,578,一类A报的北京交通大学,一类B天津财经大学,我同学有一个分数差3分进清华,他一类A清华,一类B天津财经大学,最后就进财院了,所以报学校时一定要谨慎2021天津高考专科志愿填报策略技巧有哪些?高职(专科)批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2024-07-18 18:46:28
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
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

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了解自己、掌握学校信息、 了解招生政策、多方咨询、实地考察、比较权衡、灵活调整、仔细填报。1、了解自己:认真评估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职业目标,确定一个与自身背景和追求相匹配的专业或领域。2、掌握学校信息:仔细研究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升学就业情况等信息。可以参考学校的网站、宣传资料或者进行线上调研。

2024-12-27 19:57:27
09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09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09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显然不说也知道你们是理科的,否则你们俩就一个状元一个全省前十,直接奔北清了。院校服从,我听讲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被投档了但最终又未被录取,以你的专业为基准再替你重新选择一所大学(此过程你不能参与),所以不要填院校服从。你们的名次大概是两三千吧,可以填的大学很多,基本上不能在安徽呆了吧。可以从报考指导最后的投档最低分那里,画出最低名次与你们名词接近的大学

2024-09-13 00:53:48
2023浙江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浙江高考政策
2023浙江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浙江高考政策

2023浙江高考志愿填报规则2023年浙江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1、志愿数目:浙江高考的志愿数目是按照学校的批次进行规定的一般为3个或5个志愿。2、批次划分:浙江高考分为A、B、C三个批次。其中,A批次招生的大多是重点高校和名牌专业竞争较为激烈;B批次招生的一般是本科普通批次;C批次则招收成绩稍微较低的学生。3、志愿填报原则: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

2024-10-12 13:18:23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指南(江苏高考编导志愿填报技巧)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指南(江苏高考编导志愿填报技巧)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指南在高考、分数出来后,接下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更加重要,那大家了解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平行志愿投档一、位次优先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

2024-10-18 06: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