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甘肃二本平行志愿投档 甘肃考生第一批报志愿不够本科线的考生到底报不报?大平行志愿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直接志愿与平行志愿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优先投档,在前者所有志愿投档失败后,才进行平行志愿投档,以增加考生被录取的机率。
直接志愿即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福建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省区实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全面)与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甘肃考生第一批报志愿不够本科线的考生到底报不报?2015大平行志愿
分数线不够那就没有必要报了,报了也白报。
请看我的详细解释:
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如果一个省市区实行了平行志愿,那么在这个省市区招生的大学在这个省市区都必须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因此,一个大学在实行了平行志愿的省市区必须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在没有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区就只能按照传统方式招生。
顺便说一下,平行志愿与非平行志愿一样,也是按批次填报的。你如果没有达到一本分数线,就没有必要填报一本学校。也不要在一个批次的志愿下填报不同批次的学校,例如,不要在一本批次下既填报一本大学也填报二本大学。
其次,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从而,第一志愿还是很值得冒险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志愿就应该与第一志愿有一定的级差,以防万一。为了确保录取,所有志愿最好都填满。
在以前非平行志愿政策的情况下,许多学校(如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等等)都不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在非平行志愿政策下,如果你分数差不多够了
北京大学的分数线,但又很可能不被录取,你不能第一志愿报北京大学,第二志愿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或复旦大学,因为这样填,如果北京大学不录取你,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也肯定不会录取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考生会放弃北京大学,把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或武汉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然而,在平行志愿政策下,由于录取学校不知道你是否把它作为第一志愿,你就可以这样做了:如果北京大学不录取,并不影响后面学校的录取。再如,假定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的预估录取分数线是620、615、605,你考了621分。在平行志愿政策下,你可以把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如果南京大学不录取你,很可能上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线,即使武大也录取不了,东南大学肯定会录取。而在以前的政策下,你是不能这样报志愿的。
因此,在平行志愿政策下,你可以拿第一第二志愿冲一冲,第三第四志愿选择你比较接受的学校和专业,最后两个志愿选择保底的学校和专业。
第三,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中考生报考的各个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关系。只要考生达到了这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就按考分从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5个院校,依次检索。“分数优先”是其投档基本特点,简单可理解为高分先投档。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数为650分,填报的志愿A是北京大学、志愿B是复旦大学;考生乙考分为649分,志愿A是复旦大学。到甲投档时,北京大学已投满,复旦大学还有一个计划未完成。考生甲将被投档到复旦大学,同时复旦大学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乙虽然志愿排序先于甲,但只能等其他志愿录取了。
“遵循志愿”是平行志愿投档的另一个原则。投档的原则是一旦进入投档程序将严格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一旦被前面的的志愿提档,后面的学校取分再低也没戏。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为652分,填报的志愿次序是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
北京师范大学,结果是被同济大学录取。后来得知能被复旦大学录取时考生丙后悔不已。
第四,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
上海理工大学。
第五,关于报考专业,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瑞迪网
志愿专业不服从调节是否从所选的四个专业向下录取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专业不服从调节是否从所选的四个专业向下录取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平行志愿不服从专业调剂会被退档?
因为在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平行志愿只具有一次选择权
例如达到A志愿投档分,没能在A志愿里被成功录取,系统将不再匹配B,C,D,E志愿的投档分,直接进行退档。送入下一批次的录取。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考生分数,便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福建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省区实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全面)与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
志愿填报“不服从专业调剂”可能是顺利录取的绊脚石
每年高考录取过程中,笔者在搜集退档案例时,发现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在正常录取中被退档的案例十分普遍,其中不乏很多高分考生。虽然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置若罔闻,以为自己对某些专业的“情有独钟”一定能感动招生录取老师,殊不知自己的“固执”很可能成为被顺利录取的绊脚石。
考生小骏(化名),理工类考生,2013年的高考成绩为596分,高出其所在省一本省控线34分。考生一本志愿填报情况见表一。
表一
(注:小骏所在省级招办规定一本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
在正常录取过程中,小骏的档案被顺利投档到
湖南大学,但后来却因“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被湖南大学退回。由于小骏没有填报二本及后续志愿院校,又没有参加征集志愿,等待他的只能是“落榜”的结局。
按理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只要对院校合理定位并按梯度原则排序,被投进志愿高校不是难事。但平行志愿在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难度的同时,也有潜在的风险。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一轮投档”模式,即同一批次内,一旦考生的档案被投进某所院校,无论因何种原因被退档,都不能再检索他的后续志愿了。因此,一旦被调档高校退档,其落榜的风险就增大,尤其是未填报后续批次志愿的考生。
据笔者统计发现,在正常录取中,位居众多退档理由榜首的就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例如2013年的录取中,湖南大学在小骏所在省理工类录取中总共只退了四个考生,而这四个考生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
东北大学在小骏所在省的理工类录取中,退档考生只有两个,而这两个也全部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小骏所在省文史类录取中,退档的八名考生均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
全平行志愿如此,那其他投档录取模式下呢?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一名二本文史类考生的案例。该考生所在省从2013年开始,二本实行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组合的形式,第一志愿可以填报三所院校,第二志愿可以填报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同样可以填报六个专业。
考生姚一(化名),文史类考生,2013年的高考成绩为567分,与其所在省的一本省控线相当,高出二本省控线62分,二本志愿填报见表二。
表二
(注:该考生未填报一本及其他批次志愿,这里只呈现该考生的二本志愿表。)
正常录取时,姚一的档案被投档到
四川外国语大学,但由于考分没有优势,达不到该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录取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所填报的第二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就已经录取满额,不可能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因此,姚一在正常录取时落选了。在这种组合式投档录取模式下,笔者也发现,很多院校退档考生的理由几乎大多都是“不服从专业调剂”。例如,2013年在姚一所在省的理工类二本录取中,
成都体育学院和
天津外国语大学退档的考生全部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由此可见,“不服从专业调剂”真的是影响很多考生被顺利录取的拦路虎。
既然每年有如此多的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考生不引以为鉴呢?这是因为,专业调剂如同一把双刃剑。服从了可能给自己的录取增加一道
保险,如果自己的高考分数达不到报考专业的要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被调至院校还没有录取满额的专业,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特别是在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许多高校明确表示只要进档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身体条件合格,在未被志愿专业录取的情况下不会被退档。同时,服从专业调剂后被录取的专业可能是考生并不喜欢或并不熟悉的专业,考生面临重新熟悉专业和进校后转换专业的困难。但是,若考生不填报“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如果分数达不到所报考的院校相关专业的要求,就会被退档。
笔者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服从调剂也无妨,进校后还有转专业的机会。而且,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即使被调剂的专业,说不定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专业之后,也不愿意再换专业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以上就是甘肃二本平行志愿投档 甘肃考生第一批报志愿不够本科线的考生到底报不报?大平行志愿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
www.ruidir.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