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

2024-06-28 11:38:46 | 瑞迪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相关的问题,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

高考志愿填报的话,需要使用电话号码的。

需要你的个人信息,还有你的具体地址和一个可以拨通的手机号。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1.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3.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一步很重要,不要省略。

4.修改初始密码。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不同序号的院校志愿和不同序号的专业志愿要填到对应的志愿栏,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6.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7.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8.查询志愿、退出填报志愿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先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填报志愿系统,再重新登陆填报志愿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 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 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 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校确认。

4. 报名时建议使用最新版本的IE10+、Firefox、Chrome浏览器进行报名。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个别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那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 主管教学领导:汤小青 联系电话:咨询各班班主任

●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以后语文、数学、英语填写全校总人数、选考科目填写相应选考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 参考人数:(根据首考人数确定,可能稍有出入)

清中总人数:752 物理:123 化学:120 生物:472 政治:417 历史:444 地理:640 技术:199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部分高校要求填写推荐信息,没有推荐权限可不填写。

7、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悔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8、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9、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10、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会反馈到学校;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报志愿投档方式为传统志愿, 即大概率只有第一志愿有效,如有申报多个高校通过初审,请谨慎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

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的相关内容。

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介绍如下:

1.登录指定网页

每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教育官网网站,另外准考证上面也会有网址,考生也可以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考生进入网站直接找填报志愿页面就可以了。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阅读完,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裤清拦行下一步的操作。考生须知非常重要,考生们一定要仔细阅读。

4.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6.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7.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正和,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2023高考志愿填报小技巧
瑞迪网

1.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情结很重,一心想进。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2.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主要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本人平常的表现状况、高考考分状况、思想品德状况、身体安康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其他状况等组合而成的竞争力,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我们的整体的竞争力。组成的本身竞争实力。

无论哪个要素呈现了缺陷,都会胡胡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个就是我们学校的实力如何,从录取分数能够看出来。最好控制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根底上,再来做预测和判别。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志愿填报需要电话吗?”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要填电话号码吗
高考志愿填报要填电话号码吗

高考志愿填报要填电话号码吗需要填。在志愿系统中正确填写电话和地址,也非常重要。建议网报系统中的“联系电话”填写考生本人或家长的手机号码。如不填或填写不准确,可能会影响到寄发录取通知书。手机号长度为11位,请勿在前面加“0”或“86”。手机号码应为考生本人、家长或其他近亲属的。所填写的手机号码与联系电话一定要确保9月底之前不停机。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2024-06-26 19:32:02
高考志愿需要填报吗?
高考志愿需要填报吗?

高考志愿需要填报吗?可以不用填,这个是选填项。考生志愿是考生本人升学意愿的真实表达,是投档及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一定要由考生本人填报,考生须对其所填报的志愿内容和填报操作负全责。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成绩位次、招生政策、院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考生主要通过阅读招生计划和院校招生章程来了解招生的人数,专业设置和要求,录取规则等。每次填报志愿考生

2024-12-17 16:08:42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全部填满吗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全部填满吗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全部填满吗高考志愿不是必须填满的,但还是建议填满的。高考志愿不是必须填满的,但还是建议填满的。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当录取。所以,为了增加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也要填满所有志愿。拓展补充:录取线的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

2024-06-19 10:57:47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需要填满吗?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需要填满吗?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需要填满吗?高考志愿专业没有硬性规定,可以不填满,考生可以根据的情况进行填报,但建议填满,对考生来说多一次选择的机会。高考志愿不填满有什么影响专业不填满没有问题,如果实在没有太喜欢的专业,可以不填满,一般都能按照志愿录取。填满只是给自己一个保障,如果前面的志愿掉了的话,起码可以上一个自己还愿意去的专业(前提是被这所大学录取)。填志愿重要的是选择服从调剂,如

2024-10-16 04:27:57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锁定才算填报志愿成功吗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锁定才算填报志愿成功吗

高考志愿填报锁定后,怎样取消重新更改高考志愿一旦填报就不能再修改,那没有办法了,只能跟老师要了,如果是纸质志愿弄丢了,那么志愿也就相当于没有填,不过还可以另外填一份。如果在网上填报的话,那也是一旦提交就不能修改的。高考志愿一旦正式“锁定”之后,考生本人、任何人、招生单位都不能进行修改。志愿锁定之后考生在登陆报考系统只会看到查询项,而没有填写志愿项。高考志愿填报一共分为两个阶段进

2024-08-21 09:51:02
高考志愿填报密码需要大写吗
高考志愿填报密码需要大写吗

高考志愿填报密码需要大写吗是的。考生服务平台要求密码长度不低于8位,最长20位,且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常用的密码设计参考方法:序号字母互换、名字拼音和幸运数字混编、喜欢的英文单词混编、名句名曲混编;数学公式、化学公式、音乐乐谱等容易记住的内容,都可作为密码设计的取材对象。比如名字拼音和幸运数字混编:如考生姓名为张三,加入幸运数字为3密码设计为:Zhangsa

2024-09-25 06:56:26
新高考志愿需要填满吗?
新高考志愿需要填满吗?

新高考志愿需要填满吗?新高考45个志愿不需要填满,考生可以自己决定填几个,但多一个志愿就多一份录取的机会,个人建议大家还是要填满。新高考45个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需要明确的是,45个志愿不是45个学校,新高考部分地区设置45个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所以45个志愿其实是45个专业组。院校专业组填报模式则是把一所院校中的专业分成几组比如A院校的分出了5个专

2024-08-21 12:54:52
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看招生计划吗?
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看招生计划吗?

2024高考志愿填报必备!12大学科门类792个本科专业目录大全!附就业方向迎接2024高考,志愿填报的决定因素非专业莫属!教育部发布的792个本科专业目录,如何做出明智抉择?新晋专业需深思熟虑:因其缺乏历史数据,就业前景可能有待时间验证。首要考虑的,是你的个人兴趣与内在能力,寻找与之契合的专业;其次,知名院校的优势专业不容忽视;最后,全面评估专业发展前景和实际需求。比如,

2024-09-17 08: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