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二本AB是同时录吗,录取流程?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二本AB是同时录吗,录取流程?
2010年广东高考将在本科层次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填报本科志愿时,每批将可填报两组志愿,每组填报3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昨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公布《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实施办法》。广东省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平行志愿旨在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和压力,增加录取机会。
目前其他省份搞平行志愿,大多数只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而广东则设置两个志愿组,给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这是广东的最大亮点。——广东省考试院院长杨开乔
平行志愿之下,更多的考生敢于冲刺名校,报同一所名校的人数或大增,“水涨船高”则可能导致名校分数线飙高,高分段考生竞争将更激烈。
省招办预投档时投档比例为1:1.05,虽然投档比例会低于往年,但实际投档比例仍可能大于1:1,因此,超过比例所投的部分考生必然有面临退档的风险。
今年,在一定分数以上的文、理科考生,在拿到高考成绩的同时,将知道自己投档排序位置的情况。(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照顾加分分值后参与排序。)
建议考生在填报第一组志愿时,把自己最想读的学校放在A志愿冲一冲,B志愿可以在自己心仪院校里选择一个风险较小的,C志愿则填报比较平稳的“保底”志愿。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名次投档
广东省考试院院长杨开乔介绍,所谓“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相对于原有的“梯度志愿”而言。
平行志愿的做法是:在本科各录取批次中均设置两个志愿组,每组可填报A、B、C共3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投出的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改变了原来志愿优先的做法,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排列,以分数优先结合其志愿进行录取。即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依此类推。
在A、B、C三个志愿之间没有级别的区别,都等同于第一志愿,可以理解为考生相当于可以填3个“第一志愿”。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填报志愿在高考分数公布后进行
根据《实施办法》,平行志愿将在文史类、理工类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含B类)院校实行。
参加提前批录取本科院校(含文科、理科、体育、音乐、
美术类)以及专科院校2010年暂不实行平行志愿,仍按广东省2009年填报志愿及录取模式进行招生。
体育、音乐、美术类考生兼报普通类(含文、理科,下同)专业志愿,未被体育、音乐或美术类专业录取的,其报考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录取实行平行志愿。
省招生委负责人表示,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填报志愿仍然在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公布后进行。本科、专科志愿填报同时进行。
广东平行志愿创新:
两个志愿组给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
杨开乔介绍,广东省“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两大创新:一是每批次设置了两个院校志愿组,按志愿组顺序投档,即先进行第一个志愿组投档录取,再进行第二个志愿组投档录取。“目前其他省份搞平行志愿,大多数只设置一个志愿组,而广东则设置两个志愿组,给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这是广东的最大亮点。”杨开乔说,第二院校志愿组作为第一院校志愿组的补充,可尽量解决第一志愿组退档考生的出路,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第一院校志愿组生源不足等问题。
据悉,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第二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生办公室视情况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缺额情况,以及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线,面向未被录取的当批次资格线上考生征集志愿,组织高校二次录取。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后,省招办组织高校录取。征集志愿的各批次均设3个(A、B、C)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征集志愿仍实行平行志愿。
创新之二在于广东省在矛盾较为突出、考生填报志愿压力较大的本科层次实行“平行志愿”,而目前多数省份只在一本院校实施。
杨开乔说,因为广东省本科招生计划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录取竞争较为激烈,上本科线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志愿选择面临的压力更大,实行“平行志愿”效果会更好。
平行志愿录取流程
第一组院校志愿投档录取
→第二组院校志愿投档录取
→进行征集志愿,组织二次录取
高考成绩公布,确定考生成绩排序
1考生填报志愿。
本科两个批次均有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考生在每志愿组填3个A、B、C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
2 预投档
每批次正式投档前两天,省招生办进行两次预投档,高校根据投档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及投档比例并上报省招生办,由省招生办确定正式投档比例。
3第一组志愿投档
省招生办以一定比例向高校投出电子档案。先从成绩第一名开始,从志愿A到C学校顺序投档,A投不上,就投B;B也投不上,再投C。考生的档案只能投给A、B、C三所平行院校中的一所。考生投档成功后,高校将审阅电子档案,并将拟录取或拟退档名单上报省招生办。
4第二组志愿投档
第一组ABC志愿都没投上的考生,以及在录取过程中被退档的考生参加第二组志愿的投档。
5征集志愿、二次录取
经过两组志愿录取后,仍有考生未被录取,省招办公布未招满学生的院校专业缺额情况,以及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线,面向未录取的当批次资格线上线考生征集志愿,组织高校二次录取。
6下一批次录取
二次录取仍未被录取者,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利
高分考生
保险系数增加
平行志愿的利在于:一是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平行志愿下,考生可同时填报几所平行的高校,志愿的选择空间增大。
二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增加考生的投档机会,较好地解决了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问题。
三是有利于提高录取过程中的出档率,减少部分高校“大小年”或缺档现象。实行平行志愿,大多数院校在一次出档时,就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断档现象将会大减,有效规避了高校招生“大小年”现象。
四是有利于增加招生录取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
弊
分数成录取唯一依据
平行志愿的弊有:一是实行平行志愿,易把分数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造成高层次高校生源的高考分数扁平化,各专业的录取分相差不大,长远来说对高校发展及人才培养不利。
三是退档考生仍有落选可能。每组院校志愿投档后,不再即时补档,而且多数高校可能在第一志愿组投满档,因此,按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的考生,如被退档,即使分数再高,也不能参加第一院校志愿组的录取,只能参加第二志愿组或征集志愿录取。
四是由于投档时要反复与招生学校沟通、协调招生计划、投档比例,会大幅度增加招生的工程量和时间。
最想读的学校
放在第一组A志愿
平行志愿之下,更多的考生敢于冲刺名校,报同一所名校的人数或大增,“水涨船高”则可能导致名校分数线飙高,高分段考生竞争将更激烈。
考生填报的第一组志愿非常重要,否则如果第一组三个平行志愿都被“刷”下,到第二组录取时就非常被动。建议考生在填报第一组志愿时,把自己最想读的学校放在A志愿冲一冲,B志愿可以在自己心仪院校里选择一个风险较小的,C志愿则填报比较平稳的“保底”志愿。
广东特色预投档
为考生多争取名校名额
在正式投档前2天,省招办会进行两次有“广东特色”的预投档,为广东争取更多机动计划。预投档等于模拟投档,如果发现很多高分考生扎堆填报某校,省招生办就可向该学校申请“扩招”,学校也愿意多招广东优秀考生。“相信今年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名校,在粤招生人数都不会减少。”
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参考价值减弱
因为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故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可能没那么大参考价值。按往年情况,高校的录取平均分有参考作用,但录取最低分则没太大参考价值。
“志愿级差”没了
以往高考录取,院校当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不足计划数时会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第二志愿考生在参加录取时,要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减去“志愿级差”,再参加录取。
不过,参加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则不会有这种担忧。杨开乔介绍,在考生报考的两组志愿中,均不设志愿级差,无需减分参加录取。
今年预投档比例1:1.05
一是填报志愿时定位不当有风险。例如某考生成绩虽然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填报的院校定位过高,成绩没有达到自己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这样在两个平行志愿组的投档过程中,该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档,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二是填报志愿时无“梯度”有风险。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本人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没有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完全把同一层次学校依次排列,也可能出现不能被投档的结果。
三是超比例投出的部分考生档案有退档风险。省招办预投档时投档比例为1:1.05,虽然投档比例会低于往年,但实际投档比例仍可能大于1:1,因此,超过比例所投的部分考生必然有面临退档的风险。
而一旦退档,考生只有参加第二院校志愿组排序投档,仍未被录取,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录取,甚至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
总分相同按单科成绩高低排序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时,省招生办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加分情况进行排序。即:按考生报考科类及成绩情况,分文史类、理工类,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在公布成绩的同时予以公布。今年,在一定分数以上的文、理科考生,在拿到高考成绩的同时,将知道自己投档排序位置的情况。(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照顾加分分值后参与排序。)
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科目成绩总分(即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下同)从高到低排序。统考科目成绩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工类为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排序靠前的考生优先投档。若考生最后排序及志愿完全相同时,则一起投档,由高校综合考虑,择优录取。(文/记者卢文洁、徐静通讯员廖翊华)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瑞迪网
填报平行志愿
政策点击
填报志愿政策要看清
今年,河南省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对口生和专升本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其他各批(艺术类除外)仍设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其中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
其中,本科一批分为A、B段两个类别志愿,A段为自主招生志愿,B段与本科二批均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
把握特点
“平行志愿”的四大特点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高校志愿,其志愿之间是并列结构关系,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苗振青分析,平行志愿主要有如下特点:
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相互并列。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位次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科禅颤昌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高位次考生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洞凳仍有自然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时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贺扒检索该生的其他志愿。
一轮投档。由于考生所填报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被院校择优后退档,就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遵循原则
“平行志愿”五大原则
苗振青提醒考生,要充分利用好平行志愿带给考生的益处,需要掌握五大基本原则:
“有效落差”原则。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选择院校的空间,一次可以选择6所院校,但填报过程中,考生千万不能一味盲目追求知名院校、热门专业。
“适度投机”原则。在平行志愿的6所院校中,可以选往年录取线比自己考分高的院校进行适度投机。
“选择适中”原则。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同批次至少选择两所和自己考分相适应的院校进行填报,以提高自己志愿的有效性。
“保底录取”原则。一定要有确保能录取到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学校,避免出现落选现象。
“专业梯度”原则。实行平行志愿后,录取院校的分数级差都出现“扁平”现象,“专业已满”、“不符合专业调剂”等,已成为院校退档的最主要理由,专业“撞车”成了考生是否录取的一大风险。苗振青提醒考生,志愿填报时,兼顾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的情况下,一定要掌握专业梯度,服从专业调剂。
计算方法
“双分值差比较法”锁定“有效志愿”
苗振青建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运用“双分值差比较法”,作为填报平行志愿的依据。
“双分值差比较法”,是指某高校某年录取最低分数减去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和当年考生本人高考文化成绩减去当年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I),以两者差值相比较并综合其他信息,分析判断作为填报志愿依据的方法。
为增强指导作用,苗振青建议考生,至少要对目标高校近三年的差值I进行计算,取其平均值,得出差值III,再用差值II减去差值III作比较。两者差值的比较会出现正值、负值或相等三种状况。
处于正值时,分差越大,填报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大;分差越小,填报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小。
处于负值时,说明考生分数低于某高校的最低录取分,这部分考生填报高校的有效性就很小。
处于相等或处于略高的位置,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具有风险,要慎重填报。
平行志愿是按1(计划数):1.05(投档数)以内投档,相等或略高状态下的考生就是0~0.05数据中的人数。
“同时,有些考生和家长会关注某高校在本省这几年招生计划数的变化。理论上讲,招生计划增加考生报考录取的几率就大,反之亦然。但实际上,考生填报志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谁也不可能掌握某所高校有多少人报考、分数为多少这一类信息,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某所高校计划增加就是‘利好’,计划减少就是‘利空’。跟着自己的感觉做判断,这就是博弈。”苗振青说。
一个“模板”
一种志愿填报“模板”可供借鉴
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填报志愿的组合模式,苗振青举出其中一种进行分析,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借鉴。
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对报考的学校要有一个大致的选择范围,运用“双分值差比较法”计算出分值,然后选择学校,填报志愿。
将最理想的学校作为A志愿,期待别人认识上产生“盲区”,实现自己的“终极追求”。但这是“冲一冲”的举动,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将理想的学校作为B志愿,也是考生对向往学校的选择,是“跳一跳”的举动,有难度,但实现的可能性较A志愿稍大。
将略高于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C志愿,符合成绩的真实水平,录取的可能性极大,是“稳一稳”。
将与自己成绩水平“匹配”的学校作为D志愿,被录取最有把握,是所有志愿中的重中之重,是“降一降”。
将自己的成绩水平略高于“保守”的学校作为E志愿,是D志愿实现不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需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需要做重点慎重考虑,是“保一保”。
将自己的成绩高于“保守”的学校作为F志愿,是最后的垫底,决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否则就会出局,落到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也是“垫一垫”。
概括来说,这种A~F的志愿模式,就是“冲一冲”、“跳一跳”、“稳一稳”、“降一降”、“保一保”、“垫一垫”。这是较佳的组合模式,当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其他的组合模式,但一定要慎重。
最后,苗振青特意提醒考生,实行平行志愿后,许多高校的录取分数出现固化,虽然每个志愿之间的分差以5~10分为宜,但不能排除一些意外因素改变这种格局,如计划变动过大、考生报考扎堆尤其是高分考生扎堆等。因此,每个志愿分差的把握,只能由考生本人把握判断。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二本A类和二本B类是分开报的吗?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二本A类和二本B类是分开报的吗?的相关内容。
是的。同批次a、b段一般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平行顺序录取的,a段和b段同时填报,一般是不冲突的。二本的a段和b段不是同时录取的,原则上a先录取。但是两者不冲突,它们代表的是开档批次先后。
无论是什么专业,好的学校好的专业都会靠前。所以,一般来说,A段比B段的分数要求会高一些,A段和B段都是国本,区别在于A段是国本里的重点,而B是略一般的学校。
扩展资料:
在明确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来排名选择,首先根据自己的分数,将往年来分数线较高的排除掉,然后首选985、211高校,再是一些有特色的学校。
当然,这个选择顺序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一些专业,名校的可能还没有一些没有名校的好,所以在学校选择上,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本AB是同时录吗,录取流程?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
www.ruidir.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