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为什么什么专业都在劝退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什么专业都在劝退
第一、很多行业剩下的“70年”可能“无路可走”(很多行业及领域,兴起腾飞到饱和萎缩的周期,远短于个人的职业生涯长度,甚至出现“18岁高考进了热门专业,25岁找工作却举步维艰”的黑色幽默)
第二、各行各业的“野蛮生长”、财富效应,极大拉高了大家的期望值。参照系不是常规的,平常心便成了奢侈品——这可以说是一种全社会层面的“幸存者偏差”。能力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相仿的两个人,仅仅相差几年毕业,可能就业机遇、财富机遇就有天壤之别,对于很多人而言,斯情斯境,心态很难平衡。
以工业化、城市化的底盘——基建和能源为例。2000年的时候,中国城镇化率36.22%,高速公路里16000公里;全社会用电量13556亿度,全国发电装机31932万kW,其中水电装机7935万kW瓦。——水电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可开发量锁死,干一个少一个,一百年开发完,与用三倍的人在三十年时间开发完,从最终的成果看可能没本质区别——但后一种选择,必然坑一大批从业者/毕业生:路走完了,是不是就无路可走?(其他行业可能没有这种“资源锁死”的特征,但原理相同)
而经过十九年发展,到了201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平均每年提高1.29个百分点;高速公路15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7000公里(每年新增接近日本全国的里程);发电装机201066万千瓦(并且最近几年仍然以每年10000+万kW的速度在增长),水电装机35640万千瓦(全国水电的经济可开发量是4亿千瓦,开发程度已达89%,并且白鹤滩等巨型电站将在两三年内投产,届时分分钟100%)。
短短十几年时间,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化国家,横空出世。而对于相关专业(土木、电气等“传统工科”代表性专业)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机会和上升空间。尤其是对于98年扩招前后的一代人而言。毕业的时候恰逢01年入世、“野蛮生长”的起点,史无前例的巨大市场空间摆在眼前;而在他们之前,不管是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人口存量,还是各单位的规模体量,都比较小,上升通道上的阻碍,也寥寥无几。很多央企大院,21世纪头几年,每年新进人员数量,有八九十年代每年进人数量的5~10倍(当然四万亿之后这个数量又上了一个台阶,导致很多单位现在异常“拥挤”,广大青年职工普遍上升无望,长期打杂干苦力,怨气冲天)。而收入方面,大量的TOP设计院,零几年的时候,骨干员工就有30~50万收入,一两年就一套房的比比皆是。
除了建设类“增量”逻辑的行业,运营类单位从业者也有类似的机遇。大量的新建电厂(以及其他需要技术人员运维的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投运,一张白纸,敞开怀抱吸纳各路英才,工作机会、升职机会显得异常丰饶。短短几年就成为核心业务骨干,再干个几年到新开的分舵当领导,这种故事屡见不鲜。
问题是,需求端不会无限高速增长的,野蛮生长到了一定的阈值,就会饱和,或者,提前换挡变速进入新常态,进入小碎步式的缓慢增长。目前,中国人均GDP大致是主流发达国家(不算地广人稀或小国寡民的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人均电力装机(1.436kW/人)、人均高速公路(1.07公里/万人)之类,却远高于这个比例,某种意义上算是“超前发展”了。
目前,人均电力装机方面,日本是2.33kW/人,韩国是2.15kW/人,德国是2.51kW/人,法国是1.95kW/人,英国是1.46kW/人,意大利1.89kW/人,西班牙2.27kW/人(电力装机的数据来源于IndexMundi,取值是2016年,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类数据大致稳定),哪怕是人均数据最高的德国,中国也达到了57%(人均GDP只有德国的20%多点),中国甚至已经非常接近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取其中和中国国情最接近的日韩两国为对标(人多地少,工业占比相对高,2018年韩国的工业增加值占比只比中国低5个百分点,日本的数据也远高于欧美国家),两国作为一个整体,其人均电力装机是2.28kW;按照现有速度,考虑到中国人口平衡点在即,大概12年左右就可以达到东亚发达社会的饱和点。

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如何选择大学?省内还是省外?
如果我们高考分数不是特别高的话,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从往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看出来。比如只有500多分。如果报考省外的大学,这个分数可能优势不大。在很多情况下,省外的大学可能比省内的大学低一个档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对我省的大学比较了解,对省外的大学了解不多。这主要是信息差造成的。你误以为省外好大学可能根本不如省内好。
如果省内高校更有选择性,建议优先考虑省内高校。但高校的选择性与省内高校数量直接相关。如果省内高校多,就意味着在可选高校的档次上有很多高校可以选择。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所满意的大学。如果一个省的大学不够多,可能没有办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可以考虑省外的大学。
填入省内高校优势:1。如果考生成绩不是很有竞争力,填省内高校可以提高录取的几率。2.省内高校一般与高考户籍所在地属于同一个省,生活习惯不会有太大变化,比较容易适应。3.省内高校返校生比较多,所以毕业后朋友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互相帮助的可能性也更大。4.如果在省内的大学读书,不需要长途跋涉去学校报到。可以减轻长时间坐火车的疲劳。
瑞迪网
如果要报省外,优先报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等。你看到的和听到的不一样。你在学校里享受的资源和本省的一样,不会因为你是外省人就和你不一样。如果去外省报道,生活习惯会有一些很大的差异。可能会有水土不服。比如北方省份主食是馒头卷,南方省份主食是米饭和炒菜。每所学校招收外省学生,专业数量有限。具体你要查询当年的招生计划。不知道的话去学校官网看看招生计划。

龙岩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招生专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考招生工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龙岩学院(国标代码:11312)。
第三条 学校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邮编:364012。
第四条 办学性质: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上级主管部门为福建省教育厅。
第五条 办学层次: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
第六条 学历学位: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毕业条件的学校给予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第七条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文学、理学、
农学、
教育学、
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制定学校招生章程、审定招生计划,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招生办公室为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教育部及省级主管部门和招生委员会有关招生政策和规定;草拟学校的有关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
第九条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监察小组,负责监督招生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十条 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当年度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第四章 招生计划与收费标准
第十一条 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的文件为准。
第十二条 根据闽价[2000]费字245号、闽价[2004]费16号、闽价费[2014]183号、闽价费[2012]408号、闽价费[2013]310号、闽价费[2014]256号等文件规定,学费按普通艺术类专业8400元/学年,闽台合作项目普通专业150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18000元/年,其他本科专业4800元/学年(
软件工程专业三、四年级16000元/学年)、重点学科相关专业5200元/年收取。
第十三条 根据龙发改价[2007]费74号、龙发改价[2008]费133号、龙发改价[2014]费12号、龙发改价[2014]费82号等文件规定,学生公寓住宿费按每人900元/生·学年。
第十四条 上述费用按福建省物价局最终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退费办法按《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
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价〔2005〕费435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坚决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六条 学校录取新生,执行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录取新生调档比例按考生所在省级招生办有关文件执行,录取名单由学校统一审核,经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核准并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生效。
第十八条 对进档考生不设置专业分数级差,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按“专业清”的规则录取,即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在进档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无法录取的情况下,愿意调剂的考生在综合考虑考生的专业志愿及其德、智、体等方面后、择优调配至录取未满专业;不愿意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学校将综合考虑考生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体检等因素,择优录取考生。
第十九条 有关专业录取要求:
1.外语类本科专业要求考生口试成绩合格以上。
2.福建省艺术类专业进档考生原则上按专业志愿和综合分从高到低顺序录取(文考总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均达线上)。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
音乐类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3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70%
美术类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4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60%
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按享受同等优先再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进行排序,排列顺序:文科艺术类按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艺术类按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3.面向省外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对于我校有设考点的省份,只录取参加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并且获得合格证的考生。从专业考试成绩达到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线且文化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份省定艺术类本科文考控制线的考生中,按志愿和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对于我校没有设校考点的省份,认可相应省份艺术类艺术专业统考成绩,考生文考总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均达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分数线上,对进档考生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4.体育类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和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5.考生体检,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龙岩学院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6.因无少数民族语言类的教师,学校不录取非
汉语言答卷的考生。
第六章 奖学助学政策
第二十条 奖学政策:
1.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条件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2.设立龙岩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10名,奖金3000元/人·年;一等奖学金1200元/人·年,二等奖学金800元/人·年,三等奖学金500元/人·年,一、二、三等获奖比例分别为学生数的2.5%、7.5%、15%。
3.设立新生奖学金:对于本一线以上录取的学生,学校将一次性发给3000元/人的新生奖学金,按照高考分数文科、理科各前10名进行奖励。
4. 设立优秀交换生奖学金:学生在本校完成两年或三年的课程学习后,成绩优秀者,可申请到境内外合作高校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返校后可参评“优秀交换生奖学金”。
5.个人或企业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如邱月娥奖学金、好事达奖学金等。
6.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龙岩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选,具体按照《龙岩学院奖学金评定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助学政策:
1.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年,二等助学金2500元/人·年,资助比例分别为学生数的5%、15%。
2.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入学前在生源地申请办理助学贷款,报到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后续手续。
3.师范专业助学金:师范类学生享受师范专业助学金600元/人·年。
4.勤工助学: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和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开展校内勤工助学活动。
5.社会助学:社会爱心人士或企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李新炎慈善基金会、人保财险新罗公司、中国农行新罗支行、中国邮储龙岩分行、福建省标致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学校开展的资助活动。
第七章 其它
第二十二条 招生专业介绍和计划(以及招生录取结果)可登陆我校招生网站查询。学校网址:
www.lyun.edu.cn
,招生办网址:
。招生办电话:0597—2793756 传真:0597—2793756 。纪检、监审处电话:0597—2793729。
第二十三条 有关转专业事宜,按省教育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学后,我院将对新生档案材料进行复核和身体健康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依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原政策、规定同时废止;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学校招生委员会。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
www.ruidir.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