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16:52:28 | 瑞迪网
苗族舞蹈基本动作:1、压腿,2、压肩,3、推脚背组合,4、踢后腿,5、劈叉跳,6、大踢腿,7、下腰,8、劈叉。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肢姿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瑞迪网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谷隆、大方、水城拦岁,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
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历衡绝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苗族舞蹈的分布地区的相关内容。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是对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苗族高考加分多少分?苗族高考加分可以达到20分。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苗族学子也在努力拼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近年来,苗族高考加分政策在苗族同学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苗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数量及其加分标准,直接影响着苗族学子们的高考成绩。由于苗族学子来自家乡落后地
云南苗族高考能加分吗?你们老师肯定会拿那个相关少数民族加分的事项给你们看,你自己去看一下嘛,但是据我了解好像没有因为苗族好像没有加分,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可以加分的,你自己去了解一下,我也不太清楚我记得我中考的时候,当时有那种可以加分的人的范围好像苗族不在其中高考就不清楚了~~苗族户口在浙江高考有加分吗而根据此前省教育厅发布的有关方案,明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也将取消。
湖南母亲是苗族儿子女儿也是苗族高考能加分吗各地加分政策不同,最低加5分,最高的有加50分的。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有了新的调整,省份不同,加分分值各有差异。比如云南省苗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全部加10分。蒙自独生子女初考有加分吗?是农村户口,可以加几分,高考的有
湖北省恩施苗族高考加分多少20分。根据查询湖北教育局官网显示,2023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全国其他地方的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考生,在高考的时候都是可以加20分。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是考生高考成绩发布的唯一渠道,届时,考生可通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成绩。湖北技能高考少数民族加多少分5-20分。根据查询有途教育相关资料得知,湖北技能高考少数民族加5-
云南省高考加分政策是否每个学科都加2分不是的,只有少数民族才可以加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云南招考频道公告《云南省2012年新课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本人是江西修水人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多少分苗族?江西修水人少数民族苗族高考,并不能加分。江西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只限于以下民族乡、民族村的考生:经江西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且经江西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修水鹏宁高级中学可以参加高考吗可以。江西
钦州苗族考生可以加分吗?钦州苗族考生,当然可以加分。分为加20分和5分两种。《关于公布我区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招考委〔2015〕9号)规定:1、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加20分。2、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山东省2024艺考政策山东省2024艺考政策如下:1.山东省过往艺考政策概述艺术类专业分为本科和专科,分数线不同;本科艺术类专业考试总分为200分,其中美术类和设计类分为150分,音乐类和表演类分为100分,在省内院校招生计划完成前设定分数线;专科艺术类专业考试总分为150分,分数线为90分,在省内院校招生计划完成前设定分数线;2019年开始,山东省开通省内艺考
2024-10-05 01:35:07
2024-10-10 13:32:22
2024-10-17 15:19:02
2024-09-25 11:48:59
2024-10-27 17:36:03
2024-10-22 15: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