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国民航大学有哪些三本文科专业相关的问题,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3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中国民航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中国民航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中国民航大学
交通运输、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技术等专业可以说是中国民航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中国民航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专业名称
所属领域方向
建设批次
备注说明
交通运输 2
飞行器动力工程 3
飞行技术 4
中国民航大学排名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353。 中国民航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
排名
总分
类型
备注
2013 353 3.58 理工
2012 348 3.65 理工
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民航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
排名
总分
类型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综合声望
2013 270 60.34 理工 1.15 0.67 0.46
2012 277 0.69 理工 1.03 0.43 0.32
2011 302 0.57 理工 0.56 0.47 0.9
2010 293 0.63 理工 0.56 0.55 1.51
2009 278 0.7 理工 0.62 0.55 1.87
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天津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
全国排名
院校
类型
总分
1 14
南开大学 综合 87.65
2 20
天津大学 理工 68.72
3 136
天津医科大学 医药 11.66
4 142
天津师范大学 师范 10.93
5 161
天津工业大学 理工 9.88
6 187
天津科技大学 理工 8.7
7 231
天津理工大学 理工 6.51
8 256
天津财经大学 财经 5.72
9 28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医药 4.88
10 308
天津商业大学 财经 4.3
11 353 中国民航大学 理工 3.58
12 41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师范 2.8
13 420
天津外国语大学 语文 2.77
14 470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理工 2.26
来源:天津高校排名
中国民航大学学费
中国民航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费最低,
民航运输等专业学费最高。
科类
专业名称
学费(元)
说明
理工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 5000 航空电气
理工
电子信息工程 5000 自动控制
理工 电子
信息工程 5000 无线电技术
理工
通信工程 5000
理工 交通运输 5000 (空中
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机场现场运行管理)(要求
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理工 飞行器动力工程 5000 飞机发动机
理工
工商管理 5000 航空运输管理
文史
会计学 4200
文史 英语 4200 (民航英语、商贸英语)
文史
法学 4200 (航空学)
理工
财务管理 4200
理工
油气储运工程 4200
理工
土木工程 4200
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200
理工
统计学 4200 民航统计
理工
材料化学 4200 飞机腐蚀防护与复合材料
理工 法学 4200 航空法
理工 英语 4200 民航英语、商贸英语
理工
信息与计算科学 4200
理工
材料物理 4200 表面工程与无损检测
理工
信息安全 5000
理工
公共事业管理 5000
理工
安全工程 5000 安全管理
理工
物流管理 5000
理工 自动化 5000
理工
工业工程 5000 航空维修工程与管理
理工
飞行器制造工程 5000
理工
机械电子工程 5000
理工
交通工程 5000
文史 民航运输 5500 地面服务
理工 民航运输 5500 机场现场运行指挥
理工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5500
理工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5500
理工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5500 直升机维修
理工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5500
理工 民航运输 5500 通用航空综合航务管理
中国民航大学占地面积
110.26万平方米
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藏书量
123万册
中国民航大学的主管部门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中国民航大学的建校时间(年份)

湖北民办院校排名
1、武昌首义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原为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创立于2000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教育投资集团合作兴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公办三本大学排名第四位。
2、文华学院
3、武汉东湖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301号
武汉东湖学院原为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创办于2000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全国设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在2021湖北省十大民办大学排名第三。
4、汉口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
汉口学院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创办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5、武汉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
武汉学院前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武汉授权机考中心的本科院校。
6、武汉晴川学院
瑞迪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武汉晴川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创办于2006年,是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5个学科40个本(专)科专业,在2021湖北省十大民办大学排名第六。
7、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8、武昌理工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大道16号
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9、武汉工商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3号
武汉工商学院是原来的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在2021湖北省十大民办大学排名第九。
10、湖北商贸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34号
湖北商贸学院原是武汉涉外服务学校,创立于1995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有举办全日制本、专科学历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留学生活】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细说校漂族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留学生活】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细说校漂族的相关内容。
美国的大学,总希望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家园:一个青少年在这里长大,学到了人生的基本价值和技能,建立了初步的社会网络,甚至认识了自己未来的配偶。总之,除了自己的家庭,大学就是一个最温謦的归宿。这样,学生毕业后会无不自豪地声称:我是某校出身。然后提携校友,为学校捐款。大学,就是其毕业生自我认同的核心。
然而,这种对母校的认同感,正在受到一股新潮流的挑战,那就是校漂族的出现。这种校漂族,也可以称为大学的游牧民族,指的是一批不停地换大学的学生。等他们拿到本科学位,已经上了二个甚至三四个大学。他们喜欢转来转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现在的美国大学生,拿到本科学位时,一大半都上过一个以上的大学,可见这群人的影响非同小可。这也难怪,在2006年,《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报道。到了2008年大选时,校漂族第一次登上全国最高的政治舞台。阿拉斯加州长佩林被选为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竞选伙伴,作为政治新星也大红大紫了一通。人们特别注意到,她大学第一年只在夏威夷太平洋学院读了一个学期,再跑到北爱达荷州的社区学院读了两学期,然后又跳到爱达荷大学读了两个学期,并在此期间回阿拉斯加参加选美比赛,获得了一笔奖学金,接着在当地的Matanuska-Susitna社区学院读了一学期,再回到爱达荷大学修了三学期课,最后毕业。一共读了四所学校。一看便知,她是个穷人,支付学费有困难,读了不少便宜的社区学院凑学分,最后在一个体面的州立大学毕业。而最后赢得大选成为总统的奥巴马,也是先在加州读了两年大学,中途转到了哥仑比亚。严格地说,他也是个校漂族。
根据最近期的统计数据,在1999-2000学年,59%从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学生上过不止一个大学,比1992-1993年度53%的比例大幅提高。其中,有16%的毕业生上了三个大学,有8%的学生上了四个大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美国大学自由竞争的开放体制:学生可以自由转学,并且可以把学分随身带走。这样,在A校上了一年,可以到B校读二年级。这种制度,鼓励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挑肥拣瘦,也给另外一些开始没有条件上好学校的学生日后“升级”提供了条件。
简单说来,这种校漂族有低端和高端两种,当然还有许多在两者之间。最低端的校漂族,是那些准备不足,资源有限的学生。他们常常从两年制的社区学院起步。这种学院,大致和我们的中专大专差不多。等读完了,觉得自己有条件上四年制的大学,就继续到四年制大学注册,并把社区学院的学分带过去。这样,毕业时至少就上了两个大学。还有一些学生,上学只争朝夕,希望早一年修够学分,早一年毕业,这样不仅少缴一年学费,而且早一年挣钱。他们放暑假回家,常常到附近便宜的社区学院修课,积累学分。当然,还有一部分不属于这种低端,但也不是上名校的高端学生。他们属于挑肥拣瘦型,上个大学不满意,就换一所,不行再换。他们考虑的因素既包括学校的课程和环境是否与自己投缘,又有学校在奖学金等等方面给出的条件。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研究,在四年制大学中,有三分之一的转学学生是转到自己更满意的大学去;另有三分之一,是转到更好的地区或者更有声望的大学;还有10%是因为经济原因转学。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举了几个例子,其中Erin Dadden女士特别典型。她在2000秋到2005年1月期间完成了大学学业,却换了六所大学!她先上了美国大学,却不喜欢那里的气氛,于是回到家乡附近,到波士顿的麻省大学读书,同时在麻萨诸塞艺术学院读夜校。但这种走读生活使她感到太孤独,就回到家乡,在波士顿海岸线上的岛Cape Code读社区学院,然后又决定到波士顿市中心的的萨福克大学(也是我2004年起任教的学校)攻读
传播学。这里的学生,有24%是转校生,和她很相投。但是,当她刚刚找到感觉时,她在Cape Code读书时认识的一家传媒公司给了她一份全职工作,于是她不得不到萨福克在Cape Code的分校(是和总校不同的社区学院)完成学业。
另一个校漂族的代表人物是Brian Donnelly。他本来上了在Boulder的科罗拉多大学,是一所非常好的州立大学。但他一天到晚滑雪,平均成绩仅2.5分。用他的话说,那是四万美元一年的度假。后来他辍学,回到老家加州,在当地两个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读书,平均成绩提高到4.0 。靠这个本钱,他浪子回头,进了名校波士顿学院,一下子喜欢起大学生活来,并且马上就要毕业。
高端的校漂族,则在某种意义上说象是中国的复读生,他们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决定第二年再接再厉重新申请。所不同的是,他们复读的地方不是高中,而是已经录取他们的次等大学。
这些骑驴找马,憋着劲上名校的校漂族,转学远不象低端的学生那么轻松。一般的大学,学生转来转去,空缺很多。有的招生更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名校则不同:每年招生,严格控制规模,要考虑师生比例,校舍容量,班级规模等等,绝不多招。另外,学生一进名校,一般都会读到毕业。一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拔萝卜哪里有坑?上了大学再转学,接受学校会把你的申请和应届高中生分开,看看在高年级的学生中是否有人离开,才能考虑拿你去补缺。
不过,这种过去不太现实的事情,现在有了可能,乃至成为一种时尚。比如,许多名校鼓励学生到海外读书一年,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海外学习算本校学分。所以,许多学生只在本校读三年。他们出国期间,学校就有了空缺。另外,一些名校的学生也开始转学,这也空出若干位置。那些上名校未遂的学生,就把大学一年级当成高中毕业班,一天到晚还在准备申请材料。一些帮助学生申请大学的公司也推波助澜,告诉孩子:“如果你有一个梦的话,千万不要在17岁时就放弃!”
然而,17岁孩子的梦,有时不过是些青春期的骚动,有些是盲目攀比。Abigail Wright从贵族学校Milton Academy毕业。她这个高中,有十个上了哈佛,她只进了候补名单,最后到了哥仑比亚,心里很不服气。在哥仑比亚,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却一心想着转到哈佛。最后她找到教她拉丁和文学的教授写推荐信。这是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的资源。她的教授觉得莫名其妙:“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最后,她得手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希望从事新闻播音,哥大有
新闻学院,恰恰是这个领域的领袖。她却觉得,顶着个哈佛的牌子,以后好找工作。不过等她毕业,她至少上了两所大学:哥大和哈佛。
Abigail Wright算是幸运。哈佛对转校生还算不错,因为那年海外课程扩张,多空出许多位置,对转校生的录取率在8.8%,和其对高中生的正常录取率差不太多。康奈尔,布朗对转校生的录取率则达34%以上,超过正常录取率。但是,耶鲁和MIT,对转校生的录取率则不足5%,还不及正常录取率的一半。一些规模小的本科学院,喜欢学生“从一而终”,对转校生很苛刻。比如Middlebury College,在2005年面对230份转校申请,仅收了一个人。
目前校漂族泛滥,对高等教育是福是祸,大家还没有定见。不过,从统计数据上看,对校漂现象的成因多少能看出些线索来。在18或18岁以下开始上大学的人中,49%是“从一而终”,31%上了两个学校,20%上了三四所或更多的学校。如果在19-23期间开始读大学,只有34%会只读一个大学,41%读两所大学,25%读三四所或更多的大学。在24-29岁期间开始读大学,属于大龄青年,是所谓的“非传统学生”。这些人里,只有11%会只读一所大学,47%读两所大学,43%读三四所或更多的大学。可见,上学的年纪越大,校漂现象越严重。美国近年来“非传统”大学生比例的增高,也能证明这一点。
这一现象,说明校漂族的出现大部分是高等教育普及的产物。那些大龄学生,一般是高中毕业没有条件读书,工作一段时间后突然想上学,于是换来换去。他们因为知道教育机会来之不易,花的是自己的钱,不是父母的钱,精打细算,读书也比较负责。我在萨福克教书,就能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过去是没有机会的。美国灵活的体制,则给他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201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公布全美大学排名的那一期里,特别刊登了一篇专家的文章,计算了怎么通过换大学省钱的办法。按一般私立学校的标价,四年大学的花销可达20万美元,因为四、五万一年的学费如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但是,在俄勒冈一个社区大学,一年学费仅3,666美元。按照该州的规定,这里的学分可以带入普通的四年制州立大学,一年的学费加上住宿为15,294美元。前两年上社区大学,后两年上州立大学,一张本科学位的总开销仅仅37,920美元。在我看来,这笔帐水分当然很多。比如,私立大学经常提供许多奖学金,并非一味按标价收费。20万美元的费用似乎太夸张了。何况上一般州立大学仍然相当便宜。不过,即使把这些水分都挤掉,校漂族能省下许多钱,却是毫无疑问的。至于那些十八九岁,一心奔名校的高校复读生,校漂等于给自己延长了考大学的苦刑。但是,在大学里复读,总比在高中复读好。灵活的制度,给各种地位和处境的人提供了第二次,第三次机会。高等教育越来越以人的选择为中心。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选载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
www.ruidir.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