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14:28:54 | 瑞迪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 代码是1021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 黑龙江省哈尔滨 市南岗区,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 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 ”、“ 211工程 ”, 九校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创始成员,入选珠峰计划、 强基计划 、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首批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始建于1920年,创办名称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后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时期,192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本部校园面积5212.35亩,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
工大校史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校由四年改为五年,原设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1928年2月4日,学校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改由 中华民国 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
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
创新单元
据2019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拥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际联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3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参与了探月工程等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6年底,哈工大图书馆已拥有传统型馆藏340万册/件,电子图书279万种,132个数据库。其中:文摘数据库14个,外文全文数据库45个,中文数据库26个,中文电子书6个,外文电子书14个,多媒体资源6个,发现系统2个,免费电子资源19个,包括各种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各类权威的专业学会出版物全文数据库。图书馆自建了2003年以来的哈工大学位论文全文特色库,并开始筹建国防工程文献特色库。馆藏文献信息已形成与学校院系设置相适应的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综合性资源体系。图书馆(一区)藏书以工科为主,理工、管理学科相结合,图书馆(二区)藏书以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基础学科为主,建筑分馆藏书以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为主,同时各馆均兼有人文社科等学科的藏书。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7月31日,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16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37人,占32.1%,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83人,占教师总数的40.4%。现有两院院士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6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工信部 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
学科建设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9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6个。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先进装备制造科学学科群、城乡建筑可持续发展学科群、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院系概况
据2021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本部)下辖24个学院,开办9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经济学专业、整合科学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增材制造工程专业、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
质量工程
据2018年5月哈工大官网信息显示,哈工大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精品课程2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动漫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设3个专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国际交往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和45个国家和地区的43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 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罗格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项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里昂应用科学院、 爱尔兰 都柏林国立大学、 丹麦 工业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22所欧盟高校签署了学生、教师互换协议;与澳大利亚G8联盟高校保持着密切学术合作;与日本、韩国高校的学术合作进一步深化。 瑞迪网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南理工大学代码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 的代码是1056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工”,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 双一流 ”、“ 211工程 ”、“ 985工程 ”,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历史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 中山大学 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
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
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 广州大学 理工学院合并而成。
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 清政府 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建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改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筹建 华南工学院 。
1952年,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 湖南大学 、广西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 武汉大学 )、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
1962年,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学校在 文革 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响,1970年被拆分成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1978年2月,学校(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2005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503人,其中专任教师24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含双聘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院士10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人。研究生导师19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8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28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8个国家特色专业,9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建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工商管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生物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知识产权、运动训练、商务英语、传播学、生物技术、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工程、环境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制药工程、电子商务、车辆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产品设计
学术科研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文科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6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机构等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8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广东高校首位。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三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分别是“中央空调末端环境温度与冷源负荷远程调控方法及系统”、“一种低噪声窄线宽高功率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和“一种微细沟槽管多级拉拔制造方法”。
2012年专利申请量为172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954件;2009-2013年共获13项中国专利奖;被授予“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是学校获得的第3个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使得学校成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多的单位。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还有17项成果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成为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最多的单位。
合作交流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与国外200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33%毕业生前往海外知名大学深造;有20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每年800+海外学者来到华园进行讲座、授课和科研,每年100+学分课程由国际学者合授。华南理工大学是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ACNET-EngTech)、中英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UCEER)等国际高校联盟成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校区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与牛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不少于20所世界一流高校联合。
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
2019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方向)硕士教育项目。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代码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口腔专业的代码10403。通过查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的专业信息得知,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口腔专业的代码是10403。南昌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哈尔滨医科大学代码是多少?哈尔滨医科大学代码是10226。院校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代码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代码:10213拓展资料: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文科:安徽588分、云南627分等等。理
哈尔滨学院音乐学专业代码是多少号130202。根据查询哈尔滨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音乐表演(代码为130201)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演唱、演奏以及独立研习和分析音乐作品等方面的能力,可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单位从事表演及研究工作的高水平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该专业下设美声唱法、民族声乐、西洋管弦、民族管弦、钢琴
哈尔滨理工大学1621代码是什么专业?1621是软件工程和集成电路俩个专业,都是在理工西区的,去年配团这俩个也是分开的代码。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考填报志愿代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01国际经济与贸易02金融学03法学04汉语言文学(含高级文秘、新闻方向)05英语06日语07广告学0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9工商管理10市场营销11人力资源管理12电子商务13物流管理这就是全部了,文科的。我可是拿着我们的招生计划书在这边打字出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院校代码1409是怎么回事
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预估招生录取分数线2023年广东高考需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文将为广大考生介绍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的预估招生录取分数线,并整理了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计划人数,由于每年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受年份、专业、招生计划等因素影响,预估线和实际录取分数线将会有所误差,预估分数是根据已公布往年招生录取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故以下预估仅作为考生参考。
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代码哈尔滨师范大学代码是1023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数线是多少?哈尔冰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如下: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安徽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历核在安徽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7分。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西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在广西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2分。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青海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在青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2023年新高考招生模式的省份
2024-10-05 01:35:07
2024-11-30 23:55:31
2024-10-10 13:32:22
2024-10-16 07:25:29
2024-10-22 15:48:04
2024-09-03 07: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