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 10:20:12 | 瑞迪网
高考尘埃落定后,有的同学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同学却在填志愿时纠结于鱼与熊掌如何取舍。
优秀大学发出的文凭,和文凭上更热门的专业,到底哪一样在找工作时,会更为被理想的公司所看重呢?
其实,在招聘时,与其说是单位更看重什么资历,更重要的,其实是你能展现出什么能力。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招聘单位最为关注的无非是两点:
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对于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来说,比如IT,研发,法律等,专业能力是首要考虑因素。
所以专业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你让一个中文系的人去医药公司搞研发,就算你是清北的,你要说服应聘单位难度也很大。
而在影评这样的单位的时候,专业对口,或者展现出职位匹配的专业能力,很多时候会胜过一切其他的考核标准。
但另一方面,其中更细化的专业分类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比如同样去应聘刑事律师,一个是刑法专业,一个是行政法专业。前者一定更占优吗?理论上是,但有的时候也未必。对于律师来说,法律思维是重要的,这与具体主修哪一部法律无关。 瑞迪网
反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单位自然会觉得你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及你的学习能力会更好一点,即使你专业没有那么的对口,但是你依旧又更多的可能说服单位录取你。
应届生因为社会经验和实战操作的欠缺,企业不但会担心他们能不能把之前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更想知道除了成绩外有没有其他这份工作需要的能力。
比如你希望从事市场营销行业。那你有没有设计过一些活动?你有没有参加过一些市场调研和社会实践?你有没有什么经历能证明你的沟通能力和活动能力?
你很难说在招聘marketing的时候,一定要完全对口招所谓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能证明你综合素质,显然会更重要。 而综合素质,当然包括了名牌大学的漂亮证书,但绝不只有这一招。
简而言之:如果你的毕业学校没有办法让人眼前一亮,那你就应该寻求,通过你出色的专业学习,展现出超过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准。
这时候,你的专业,就是你的名片。
如果你的专业冷门,但你可以在一所名校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现出该职位需要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也不落下专业本身培养的学习能力。
那这时候,你的学校,则成为了你的舞台。
不论如何,大学四年,都应该是人生路上极为重要的四年。虽然大学里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我们的目标也不该只狭隘地限定在求职找工作这一件事上,但无疑,你这四年完全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码。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选专业时你最看重什么?的相关内容。
我看中的方面有很多。1. 兴趣和激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兴趣将成为你在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时的动力源泉。对所学专业的激情将帮助你更加投入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和职业成就。
2. 个人能力和天赋:你应该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天赋是否与该专业相符。选择与自己天赋相契合的专业将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并且在职业生涯中具备竞争力。
3. 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是明智的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就业前景和稳定发展机会的专业,可以增加你在毕业后找到满意就业机会的可能性。
4. 薪资和福利待遇:薪资和福利待遇是选择专业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了解相关行业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可以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以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和生活目标。
5. 个人价值观和目标:专业选择应与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相一致。考虑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兴趣和目标,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能够增强你的工作满足感和成就感。
6. 学习环境和资源:了解所选择专业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情况,包括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7. 学科交叉和发展机会:有些专业可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这可能会为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选择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专业,可以拓宽你的知识广度和职业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选择专业时最重要的是综合考虑个人的兴趣、能力、市场需求、个人价值观等因素。最佳的选择应该是能够使你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并能够实现个人的目标和发
展。
高考志愿首选大学还是专业?你认为哪个更重要?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人问究竟是选择某一所大学重要还是选某一个专业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首选专业。在哪一所大学读书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学什么专业则是影响整个人生的重要大事。选择什么专业决定了你以后更容易做哪一行工作。如果只是为了想去某个大学读书,而不考虑专业,这样的大学生活会非常累,甚至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当然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
如何正确看待“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究竟该如何选专业?进大学学的是什么,是对社会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出来能找到对口专业呢,等你找到对口专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书本上学的和实践是完全两个概念,什么都要从头来,大学是学修养,社会才是学本事。每年无非最先知道的就是一些热门专业,其次就是冷门专业。而对于专业的选择,高考生应该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未来职业的期望来决定,同时也是需要很大的目标性的,还
高考填报志愿,专业和学校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呢?高考填报志愿,专业和学校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呢?高考以后填报志愿和学校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劳神费力的事情。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想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出出主意。一、关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专业和学校谁轻谁重?我认为还是学校重要一些。两所学校档次差不多,尽量选择专业较强的。如果两所学校档次差距大,那就不用考虑专业,直接去好的学校。很多考生和家长不明白省属高
填志愿的时候,专业、城市、学校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引言: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专业更重要。因为选择的专业代表从事一份行业。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而选择一份职业。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么,学生以后也不会喜欢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职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效率都会非常差。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人可能会被行业淘汰。由此可见,专业是非常重要的,选专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选择专业方面兴趣和性格到底哪个更重要?为什么?选择专业性格很重要研究型性格性格特征:严谨缜密、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喜欢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探究事物。他们无法忍受单调的例行公事,需要从事有成就感的工作。适合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医学类、地矿类、化工制药类、能源动力类、农学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
你认为重新填报高考志愿你会怎么选择?1、我会综合考量个人的兴趣与方向进行选择。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对未来发展方向影响深远,这需要在广泛了解各专业前景的基础上作出判断。我个人偏爱文学、哲学与心理学等方向,如果重来会考虑选择相关专业,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性与爱好。但这同时也需要考量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2、我会选择一门兼具应用性与前瞻性的交叉学科。以现代社会发展速度
为什么临床医学专业会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临床医学居高考志愿人气榜首,是因为临床医学是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它的好处不必多说,医生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有职业光环,收入稳定,家人看病方便,但医学生劝退高中生,是因为学医的过程太难,没有心理准备就不要轻易选择学医。考生填报志愿,就是要量身定做最合适的专业,如果你觉得你行,喜欢当一名医生,那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临床医学专业,相信你肯定会有一番成就
你为什么要报考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我高考时的第一志愿。我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我对计算机有兴趣,也觉得这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我觉得计算机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也可以创造很多有趣的东西。我想通过学习计算机专业,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综上所述,我对自己学的专业是非常满
2024-10-05 01:35:07
2024-10-10 13:32:22
2024-11-30 23:55:31
2024-10-16 07:25:29
2024-10-27 17:36:03
2024-10-22 15: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