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23:00:27 | 瑞迪网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210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li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管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职工大学和柳州市教育学院,1998年3月合并改制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柳州市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和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并入学校。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社湾校区和官塘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109亩;有全日制高职生1.3万余人;馆藏图书164万册。2021年7月,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特色:
学院坚持“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柳州,服务地方,辐射大西南,面向全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先后与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的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构建了以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为主,以财经、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大类为辅的专业布局,形成了“依托柳州、产学互动、以产促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创新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氛围。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9个,开办高职专业56个。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财经与物流管理系、贸易与旅游管理系、环境与食品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基础部等8个教学系部。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国家级专业示范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建设1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5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763人,其中,高级职称278人,博士16人,具有硕士学位369人。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个、全国优秀教师2个、全国模范教师1个、区级教学名师6人、区级优秀教师1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1人、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区级优秀教学团队8支、“广西技术能手”12人次、“龙城技术能手”9人、柳州市拔尖人才7人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柳州市“个十百人才工程”人选10人。
高职对口考试报名条件 思想品德优良、身体健康、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不得报考。 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点、考场仍由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中心)集中设置。考点管理办法、考务工作细则、安全保密工作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规定和有关考务表格,均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务管理规程》执行。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与英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先后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SGAVE)项目、英国现代学徒制项目、德国双元制项目、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项目、欧洲侍酒师学校中国项目。学校与柳工集团共建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学校与沙特卡坦尼集团、柳工集团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工程机械专业标准及资源国际输出的高职院校。
优势专业
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通信技术等
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软件技术、物流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软件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
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120103。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 土木工程 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系下设工程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未来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经营管理。
学科背景
现代社会有个奇怪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说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
发展历史
早些时候,国际上诸所大学院所中开设工程管理这门专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是侧重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专门的专业教育,如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和信息工程管理专业等等。
在80年代初期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表中尚未出现这门专业,只是列举了像管理工程专业等类似相关的专业科目名称。直到90年代初期,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院系专业科目合并调整的指示精神,在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中才出现工程管理这一新兴的、综合的专业科目。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批50年代留学 前苏联 的工程经济专家与50年代前留学英美的工程经济专家在我国开设的技术经济学科,该阶段主要研究的是项目和技术活动的经济分析,如项目评价与可行性分析。1979年国内包括 西安交通大学 在内的11所院校开办了管理工程专业,1980年 华中工学院 (现已经并入 华中科技大学 )开始招收物资管理工程本科生,1981年哈尔滨建筑大学招收了建筑管理工程,此后相继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我国高校 本科专业 先后经过1963年、1989年、1993年及1998年四次修订,对原有相关专业包括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整合成工程管理,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下设专业。
国内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著名院校之一的 重庆大学 ,其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的前身是创立于1981年2月的“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创办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现工程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新重庆大学成立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建设法规、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财务管理、统计学、 运筹学 、经济学、 会计学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建筑结构经济学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建设 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等。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风险与索赔管理、信息管理及国际工程项目全过程系统化、集成化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建设法规、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工程建设合同管理、FIDIC合同条件、建筑结构经济学概论、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索赔、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国际工程融资、国际经济法与工程承包国际惯例等。
投资与造价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和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编制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综合评定的能力,基本具备编制和审核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投资与造价管理法规、建筑经济学、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建筑结构经济学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房地产评估、金融与 资本市场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保险学等。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领域:建筑、房地产、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房地产咨询、工程造价管理、金融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部门。
从国内社会需求与改革开放看,随着工程建设建筑标准要求的提高,将对工程管理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的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计算机类专业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
计算机类共包括以下十八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新媒体技术、电影制作、保密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代码501是什么专业铁道工程技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铁道工程技术的专业代码为501。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代码12977。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代码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码是:12767。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而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专业代码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五位数国标码,全国通用。同时,为了满足考生填报志愿的需要,各省份考试院也会为该学院编写特定的招生代码。不同省份考试院在编写招生代码时遵循各自的规则,因此,同一所学院在不同省份可能会有不同代码。举个例子,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在某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与在另一省的代码不同。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各省份的招生政策和规定有关。值得
2013西安理工大学文科专业代码一批本科(文史、理工)计划录取3136人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学制2013年招生计划0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7102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四年21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15204材料物理四年4905材料化学四年500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专业代码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国标码为:14250。江西传媒职业学院(JiangxiMediaVocationalCollege,简称江传),是隶属于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现任党委书记熊耀龙、校长章辉。校训为“崇德、严学、笃行、创新”。根据2022年11月
河南国家公费师范生志愿填报方法河南国家公费师范生志愿填报方法:随全省普通高考进行提前批填报志愿,选择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相关专业。公费师范生分为国家公费师范生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全国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为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主要为各省市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院校开设的公费师范生专业,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1、学费收取标准: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学杂费。在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2、学费退费办法: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学费及住宿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柳州职业技术
本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科目有哪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表专业代码:C050105主考院校:山东师内范大学济南大学序号课程代容码课程名称学分100015英语(二)14200037美学63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4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5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600540外国文学史67
2024-10-05 01:35:07
2024-10-10 13:32:22
2024-10-17 15:19:02
2024-09-25 11:48:59
2024-10-27 17:36:03
2024-10-22 15: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