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环境工程专业代码是多少相关的问题,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专业代码是:082502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和防治、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等。例如:饮用水的过滤和消毒等水处理工程的规划,空气、水资源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土壤污染、水污染问题的改善和防治等。与
环境科学相比,更侧重于工程设计和污染防治等方面。关键词:环境 工程 水资源 污染
专业学习
《工程测量学》、《环境毒理学》、《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微生物学基础》、《环境工程微生物》、《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环保机械与设备》、《环境工程监测》、《土壤环境学》、《环境分子生物学》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海洋环境工程、海洋油气资源、环境检测与质量评价。
专业内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
物理学、
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
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化工与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
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学科建议
3+3省份:物理/化学/生物3+1+2省份: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各部门、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相关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研究开发、电厂化学等方面工作。
开设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程制图、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物化学、环境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物理性污染控制、专业
英语等。
瑞迪网
专业代码是:081002
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节能、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空调、供热、通风、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进行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并对建筑设备的运行进行节能控制,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净化调节等。关键词:空调 暖气 节能 净化
专业学习
《建筑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热泵技术》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建筑设备。
专业内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
工程管理与经济、
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
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学科建议
3+3省份:物理3+1+2省份: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就业前景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学生毕业后能够在
建筑设计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很宽,比如:施工单位,这应该是本科生一条主要就业途径。目前中国的建筑市场十分红火,在这个大趋势下,本专业毕业生选择这条路的比较多,进入施工单位主要是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整体待遇还可以。空调公司,近几年,本专业的毕业生去空调公司的也不少,主要是去做技术开发。
空调销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本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这一就业途径,现在混得都不错,经济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但是,这主要是与人交往,因此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据说还要有较大的酒量;
设计院,这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一个就业选择;高校,这个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现在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公务员,报考公务员是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的一个就业选择。本专业的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话,虽然可以选择建设部等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部门;
自主创业,这也是一个可供高校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式,不过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家庭状况来决定。
开设课程
建筑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热泵技术、空气调节、工业通风、建筑设备自动化、燃气输配、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管理与经济等。

环境工程专业代码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环境工程专业代码的相关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代码是:082502。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就业部门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所、环境工程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保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学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力学、化学系列课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系列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程。毕业后或报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深造,还可从事与环境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咨询评估、监察管理、施工运营、产品销售等多项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从事流域、区域、城镇及企事业单位的水、气、固、土壤、噪声和其他污染的控制、治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
www.ruidir.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