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

2024-10-19 19:28:46 | 瑞迪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相关的问题,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

1、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聚居少数民族考生与长居汉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考生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

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校,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注意事项:

1、准确了解条件和要求。

在申请高考加分之前,仔细阅读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文件和通知,了解具体的加分条件和要求。不同的加分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资格和证明要求,考生需要明确自身是否符合条件并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

2、提前准备和申请。

加分项目通常需要提供证书或证明材料作为申请依据,因此考生应提前做好准备。参加相关活动、项目或服务后,及时申请相关证书或证明材料,并妥善保管。在申请高考加分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证明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3、确认加分规则和分值。

不同的加分项目在规则和分值上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应仔细了解具体的加分规则和分值。了解每个项目能够获得的加分分值范围,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加分项目。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加分情况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一、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

适用31省市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具体为(部分省市对加分分值有所调整,详见下文):

1、烈士子女( 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分);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10分);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 10分)。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各省差异较大,因此不列入全国性加分政策讨论。除上述四加分政策外,各省市还有地方性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具体如何执行,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公布为准。

二、多省市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近年来,有的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还不到30%。 而且,由于各地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好,与汉族学生趋于同等化。因此,已有多个省份官宣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1、安徽

自2022年起,安徽省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 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 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具体加分政策如下:

  • 4项全国性加分政策;

  • 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 。

  • 2、江西

    自2023年起,江西省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 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

  • 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

  •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调整实行3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2021年江西高考依然保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加分政策如下:

  • 4项全国性加分政策(其中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 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

海南高考政策解读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海南高考政策解读的相关内容。

2020年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将首次落地。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审定,并报经教育部核准同意,4月8日省教育厅印发了《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实施办法》《海南省普通高考标准分转换实施办法》《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三个配套文件。为帮助广大考生全面、准确理解高考改革政策,确保改革平稳顺利,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实施办法

1.问:请介绍《实施办法》的研制背景和过程。

答: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我省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这是国家对海南教育的肯定、信任和重视。2016年和2018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海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海南省深化高等学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为做好改革政策的落地,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省教育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梳理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脉络,学习借鉴其他省份先进改革经验、广泛征求考生和家长、高校和中学的意见,科学谋划、系统设计我省实施办法。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和论证会,经合法审核、组织有关专家评估论证,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审定,印发实施。

2.问:《实施办法》的研制依据和原则有哪些?

答:在研制过程中,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海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海南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及教育部相关规定,按照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科学选才、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要求,坚持平稳过渡、科学谋划、系统设计、有序推进的原则,深化我省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改革。

3.问:改革前后录取方式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2020年起,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主要体现批次合并、志愿设置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录取依据有变化。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以考生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参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即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择优录取。

第二,录取批次有变化。一是合并本科批次。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只分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本科批次分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二是调整部分批次录取顺序。将本科体育类、地方专项计划调整到本科提前部分录取。即:本科提前部分按照本科提前普通类、本科艺术体育类(与本科提前普通类同时开展招生)、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特殊类型(含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等)等顺序录取;本科普通部分按照本科普通类、本科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的顺序录取。

第三,志愿设置有变化。志愿设置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单位,即采取“院校+专业”的方式。院校编制招生计划按招生专业科目要求分类设置院校专业组,并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投档录取。考生填报志愿须本人选考科目满足拟报院校的专业组科目要求方可填报。对于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考生在报考时无选考科目限制。

第四,志愿数量有变化。为最大满足考生志愿填报和院校选才的需要,在改革后,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类、本科艺术类、本科体育类、国家专项计划各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艺术校考、地方专项计划各设3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特殊类型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设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高职专科提前批、专科艺术类、专科体育类各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高职专科批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及服从调剂志愿。

第五,划线比例有变化。在能够满足高校招生选才需要的前提下,坚持保持各批次上线率与历年相当的原则,分别确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线比例。即: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本科计划总数的115%的相应位次考生成绩划线。专科批次实行先报志愿再划线,按招生院校的专科计划总数的100%相应位次考生成绩划线。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照考生总数25%的相应位次考生分数划线。艺术体育类最低控制分数线划线比例和改革前一致,仍分别按照艺术类(分专业类别)、体育类的招生计划总数的115%划线。

第六,投档比例有变化。改革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为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05%,改革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各批次,在进行模拟投档后按最终确定的院校专业组计划数的100%比例正式投档,可降低考生退档的风险。

4.问:如何保障《实施办法》平稳实施?

答: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保障《实施办法》平稳落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作用,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市县和招生高校的工作职责,加大组织力度,强化推进改革的组织保障。

二是开展宣传培训。广泛宣传解读录取方式改革相关政策。组织各级各类系列专题培训、印发问答宣传册和视频宣传片,深入做好宣传解读,确保广大考生全面、准确理解改革政策,为科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保障。

三是开展模拟演练。根据改革工作要求,借鉴试点省市改革工作经验,组织开展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全真全流程模拟演练,加强风险排查,细化管理,完善应急机制和预案。

四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招生考试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提高适应改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解读

1.问:为什么要进行高考加分改革?

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和国务院台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解决现行加分项目较多、分值较高以及范围不够精准等问题,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2.问:高考加分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高考加分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严格控制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逐步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精准确定加分资格条件,加强加分资格审核,严格执行政策使用范围,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3.问:我省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是如何研制出台的?

答:我省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的研制,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策等相关程序。修订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卫健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深入调研、数据分析,组织专家评估论证,合法性审核,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审定,报教育部核准备案。

4.问:我省高考加分改革保留哪些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

答:我省继续保留3项目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一是保留“烈士子女,报考省内外高校增加20分投档”。二是“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省内外高校增加20分投档”。三是保留“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考省内外高校增加10分投档”。

5.问:对哪些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改革?

答:自2020年起,一是新增“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的条款,并明确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外高校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5分投档;二是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省内外高校增加6分投档调整为增加3分投档。

6.问:对我省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哪些改革?

答:一是进一步降低我省地方性加分项目的分值。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农村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高校增加5分投档调整为增加3分投档;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高校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二是自2023年起,取消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的两个加分项目;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人口独生子女不再享受高考加分;三是继续保留驻三沙部队半年以上且到高考报名时仍在三沙部队工作的官兵子女,报考省内高校增加6分投档。

7.问:执行高考加分有哪些政策要求?

答:一是全国性加分项目适用于面向省内外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地方性加分项目适用于面向本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二是加分资格须由考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经有关职能部门审核确定后,方可享受加分。三是符合多项高考加分项目的考生,分值不累加,取其中最高分值。四是取得当年少数民族加分资格的少数民族考生,方可获得当年报考少数民族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资格。五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我省高考加分实施办法的可按相关规定申报。

8.问:如何执行好高考加分,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答:我省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继续按照“谁主管、谁审查、谁确认、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资格审查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做好加分资格的审查。深入实施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加分考生资格信息的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打击弄虚作假等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9.问: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自什么时间起实施?

答: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琼教〔2015〕14号)。

三、海南省普通高考标准分转换实施办法解读 瑞迪网

1.问:请介绍我省普通高考标准分转换办法优化的背景及过程。

答:我省自1988年以来,一直使用标准分呈现高考成绩。使用标准分报告高考成绩,可以细化等级,更好地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让选拔更为公平,一直以来我省依据标准分录取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针对考生选考科目不同、群体各异、报考人数不一的新情况,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多名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充分论证,专家认为我省新高考继续保持使用标准分报告高考成绩,既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也切合海南实际。为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出现的新情况,确保标准分的转换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在基本保持原标准分转换办法不变的前提下,对标准分计算办法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在优化调整过程中,专家团队利用原始数据进行了多轮模拟推算,反复咨询及论证,确定了优化调整的内容,经广泛征求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并报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审定等程序,最终形成了《海南省普通高考标准分转换实施办法》。

2.问:新的标准分转换办法优化了哪些内容?

答:新的标准分转换办法主要优化调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优化调整了各单科标准分的分数转换区间。将各单科标准分的分数转换区间由原来的 [100,900]优化为[60,300], 综合分的标准分分数转换区间仍然保持[100, 900]不变。

二是优化调整了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将原标准分百分等级计算办法:“计算小于分数Xi人数的百分比”优化调整为“计算小于或等于分数Xi人数的百分比”。

3.问:为什么要将各单科的转换区间由原来的[100, 900]优化为[60,300]?

答:我省原来的高考采用“大文”、“大理”的考试模式,文、理科考生人数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单科人数过少的情况。

新高考采用“6选3”选科的考试模式,有可能会出现单科人数过少的情况。各单科标准分的分数转换区间优化为[60,300],压缩了分数间距,有效地解决了新高考选考模式下,选考人数少的科目分数稀疏现象,在保证了考生单科排名不变的前提下,使各单科分数对综合分的贡献率更加科学合理。

4.问:为什么要对百分等级的计算办法进行修订?

答:修订后的计算办法解决了选考人数少或出现并列最高分时,标准分最高分达不到满分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科不论选考人数多少,单科最高分的标准分都能达到满分300分,综合分最高分的标准分都能达到满分900分。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加分政策 高考
与“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在总分加吗”相关推荐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不加分。根据查询网易新闻网显示: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为:1.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2.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单科最高加10分,总分最高加20分其中报考民放自治州地方高校的考生,其高考单科加15分,总分面加35分。3.自主择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24-12-08 14:09:52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改革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改革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2023年甘肃加分政策共有5个项目,具体如下:1、烈士子女,2023甘肃高考录取时文化课加分20分。2、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3甘肃高考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2023甘肃高考录取时文化课加分10分。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2023甘肃高考录取时文化

2024-11-27 15:20:55
甘肃回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回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政策甘肃高考加分政策如下:1.困难地区加分政策甘肃省实施困难地区加分政策,将高考生户籍所在县(市、区)的经济和教育落后指标作为加分依据。根据学生户籍所在地的贫困程度、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状况等指标,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优惠。2.农村学生加分政策甘肃省对农村学生在高考中给予一定的加分优惠,以鼓励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教育公平性。农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2024-11-26 08:55:49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年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的政策作为参考,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时,文化课加分为20分。具体如下: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自2020年

2025-01-06 10:35:08
甘肃高考照顾政策及加分 甘肃高考加分?
甘肃高考照顾政策及加分 甘肃高考加分?

甘肃三校生高考有那些加分政策啊在甘肃三校生高考中,考生如果符合某些特定条件,可以获得加分。具体而言,艺术特长生是一个加分项,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教育厅评定颁发的学生艺术特长A级以上证书者,报考省内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可以加10分。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同样受到重视。如果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或省级竞赛一等奖,报考省内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时,

2025-01-08 21:49:42
高考甘肃回族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甘肃回族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回民加分政策高考回民加分政策为可加20分。“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

2024-12-02 12:56:15
四川贫困县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四川贫困县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高考优惠加分政策有哪些如下:1、农村加分政策:对来自农村地区的考生给予特殊加分,以庆脊弥补其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劣势。2、民族加分政策:对少数民族的考生给予一定的加分,以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护民族特色。3、贫困地区加分政策:对来自贫困地区的考生给予额外加分,以改善教育不平等现象。4、孤儿加分政策:

2024-10-27 05:06:18
高考加分政策分省吗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分省吗 高考加分政策

云南省高考是否每个人都有22分的加分?还是考外省的大学就没有加分?不是的,只有少数民族才可以加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

2024-12-12 0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