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19:39:59 | 瑞迪网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瑞迪网
“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以立功证书原件和立功所在单位审批机关出具的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能取最高一项分值,所有加分项目分值不得累加。
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因:
1、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其教育资源与普通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为了公平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2、少数民族大多地区经济都很落后,很多孩子都无法上学,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缩小民族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不过,随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不断迈进,国家的扶贫计划的施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也开始在城市生活并进行学习,为了实现高考公平,部分省份也陆续公布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分值减少、取消等规定。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
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
台湾省
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可以享受2021年
高考加分政策
。具体要求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归桥、归桥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加5分;
第二类、民族聚居地区,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本民族考生,加5分;就是在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地区,不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考生,也可以加5分。像吉林省的延边朝族自治州就是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像
伊通满族自治县
也是一样。
第三类、在高考文化课考试当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这点也比较好理解,就像满族的考生使用
满语
答卷,可以加10分。
第四类、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第五类、在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可以加20分;此外,还有被战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也可以加20分;这点也比较好理解,就是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以上的,以及被高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加20分。
第六类、烈士子女,加20分;
第七类、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除此之外,从2015年1月1日开始,省级优秀学生(就是省里平的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获奖;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中学生科技竞赛类获奖以及体育
特长生
等五大类加分都已经取消了。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
应试教育
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有很多省份保留了原来的加分项目,同时对部分加分政策作出了调整。每个省份对于加分政策也有自己的变化。回答仅作参考。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川考生加分政策地区的相关内容。
四川考生加分政策地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
1、四川考生加分政策地区。
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荥经县、仁和区、金口河区(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以及汉族考生,少数民族考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高校加25分,其他高校加50分;汉族考生本科一批高校加10分,其他高校加25分。
2、其他加分项。
现役军人子女,由成都警备区政治工作处按政策审查后相应加分。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由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按政策审查后相应加分。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由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按政策审查后相应加分。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由成都市委统战部按政策审查后加5分,台湾省籍考生,由成都市委统战部按。
3、少数民族加分项。
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2023四川高考加分35分,其汉族考生加分20分。攀枝花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2023四川高考加分20分,其汉族考生加分10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省内高校在川招生。
四川考生加分政策好处:
1、提高录取机会。
通过加分政策,四川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额外的加分,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数,从而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这个机会尤其对于那些成绩相对较低但有潜力的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平衡教育资源差距。
四川省是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省份,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而加分政策能够一定程度上平衡这种差距,为来自经济薄弱地区的考生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优质高校接受优质教育。
3、增强学生自信与动力。
加分政策对于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机会。这种增加了录取机会的政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高考的信心,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政策审查后加5分,符合规定的留学人员随归未成年子女,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政策审查后加5分。
以上数据来源于高三网官网。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云南高考加分政策2021在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方面,云南省今年首次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创新,体现了对思想品德好、动手能力强的考生的关注,更具人性化。其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青年及有特殊贡献的考生,须经所在单位、学校推荐,经省招考院批准,可适当降低分数录取;政治思想品德好、有突出事迹并且相关科目或平时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统考成绩低于录取线,可提请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审核录取。这些考生可加10分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
云南省独生子女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现在,城镇户口独生子女并没有高考加分政策。少数省份对农村独生子女高考有加分政策。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普通高等学校者加分15分。对于有关省(区、市)地方性加分政策,仅适用于向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同时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
云南的高考加分是怎样的一、加10分:1、云南省少数民族在内地的考生;2、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二、加15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普通高等学校者。三、加20分:1、各州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2、烈士子女;3、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4、
云南往届高考考生是否有会考加分2017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已经确定——高考最多可减低20分录取。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规定明确了2017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最高可降低20分录取。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5分2015年1月1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下列称号、奖励、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生源所在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
云南红河高考加分政策云南省红河高考加分政策:1、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下列称号、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②获得云南省招委确定的统测项目范围内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的,参加省招生考试院在报考当年组织的测试,并经省体育局审核认定达到二级运员(含)以上技术等级标准的。在考生统考成绩总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
2024-10-05 01:35:07
2024-11-30 23:55:31
2024-10-10 13:32:22
2024-10-27 17:36:03
2024-10-17 15:19:02
2024-09-25 1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