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21:54:00 | 瑞迪网
2022年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 收费标准 、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 工作 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规范招生行为,体现“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 甘肃 省教育厅相关规定,结合我 校招 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高职(专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简介
第三条 学校全称: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称:JiuQ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第四条 学校代码:12539
第五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形式:全日制 瑞迪网
办学类型:高等职业院校
主办单位:酒泉市人民政府
业务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第六条 办学层次:专科
第七条 学制:三年
第八条 学校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解放路66号
邮编:735000
第九条 学历规定:对经由省级招生机构审核通过并被我校确认录取的考生,将发放由校长签发并盖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公章的 新生 录取通知 书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对取得我校学籍, 学习 期满成绩合格的 毕业生 ,颁发相应的普通高等教育 毕业 证书 ,毕业学校名称为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条 学校概况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2008年,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入选该项目骨干高职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9年,入选全省、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列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B档);2021年,入列甘肃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 高水平学校 建设单位(A档)。同时也是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西部职业教育与发展中心”,兰州 理工 大学(酒泉)校区,河西学院(酒泉基地)。先后荣获“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和“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校园占地面积2128.67亩,校舍建筑面积43.8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775.84万元,图书212.68万册(含电子图书),拥有新能源等各类校内实训基地(中心)11个,实训室(实训车间)141个,固定资产5.69亿元。设有16个 二级 学院,教职工总人数644人,其中:专任教师576人,教授33人,副教授181人,博士9人,硕士286人,双师型教师346人。获评全国模范(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4人;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6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现有在校高职生13734人,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 就业率 稳定在96%以上。
学校以产业为内驱,以市场为导向,瞄准酒泉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新能源产业,以大禹节水为龙头的水利行业智能灌溉产业,以敦煌莫高窟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品牌的文化旅游产业,以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为支撑的“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以及西北地区基础雄厚、发展迅猛的化工产业等地方支柱产业,专业结构逐年优化,专业内涵逐步提升,实现了专业与产业高位对接。现开设高职专业79个,应用型本科专业4个(兰州理工大学和河西学院设置),拥有“ 双高计划 ”专业群3个,建成国家骨干高职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重点专业5个、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甘肃省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 4个、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7个、甘肃省创新 创业 改革试点专业1个,形成了一批以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特色 优势专业 集群。
学校秉承“扎根大漠,荫泽苍生”的胡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学校打造成为西北特色、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形成丝绸之路黄金段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引领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校招生工作,负责制定学校招生政策,决定学校招生的重大事宜。
第十二条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 就业 处是学校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全日制高职(专科)招生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招生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招生类型
第十四条 普通 高考 招生、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 考试 招生。其中普通高考招生包括普通文理类、建档立卡贫困专项等类别;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包括综合评价招生、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招生、中高职一体化五年一贯制转段考试招生和单考单招。
第五章 招生计划与录取
第十五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上级行政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考试院、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下进行。
第十六条 学校招生计划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招生就业信息网、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学校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学校同意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九条 普通高考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批次及办法进行录取。
第二十条 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按照《关于做好2022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22〕5号)执行。
第二十一条 原则上按已公布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对生源比较充足的热门专业,根据生源情况,在适当调整增加招生计划的同时,并提出最低 录取分数线 。
第二十二条 学校部分专业按专业类招生,专业类招生中所含专业及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和学校招生就业信息网公布。专业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原则: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末,结合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社会需求、阶段性学业成绩以及专业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分流。
第二十三条 学校按照省级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最低录取控制线及投档原则,遵循“ 平行志愿 ”投档方式,按实际投档情况进行录取,经首轮投档后仍未满足招生计划,则按重新征集 志愿 再投档录取,直到满足专业招生计划为止。若生源仍不足,学校可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录取。
第二十四条 录取过程中学校遵循“志愿优先”录取规则,即先考虑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再考虑第二专业志愿,依次类推。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考招生录取规则见第二十四条,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相关科目成绩比较顺序: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文综;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外语、语文、理综。若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调剂者,可录取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将予以退档。
第二十六条 综合评价招生按照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录取规则见第二十四条。当排序成绩相同时,按语文、数学、英语单科顺序及单科原始成绩高低排序。
第二十七条 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招生按照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八个专业类别分别录取,录取规则见第二十四条。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录取排序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考生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总分、公共基础测试总分、公共基础测试语文单科成绩排序顺序进行录取。
第二十八条 中高职一体化五年一贯制转段考试招生按照“分专业一校一线、免试优先”的原则,按分数由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转段总招生计划未完成时,多余计划转为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或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第二十九条 单考单招录取。参加过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考及中职升学考试且具有成绩的考生,按照不低于我校2022年高考录取第一次投档相应类别(普通类文、理类,中职升学考试八大类)最低录取 分数线 要求择优录取;参加学校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的考生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六章 学费 及奖励
第三十条 按照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我省高等中职院校收费问题的通知》(甘发改收费 [2016]1133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培养费4500元/学年,住宿费900元/学年。
第三十一条 奖助贷政策:
“奖”:国家奖学金、国家 励志 奖学金、学校“胡杨”奖学金、与金凤科技、 新疆 宜华、兰州信达、中粮集团、飞翔建业等企业共同设立奖(助)学金;
“助”:国家助学金;
“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户籍所在县办理);
“勤”:勤工助学专项基金;
“险”:学校为学生购买 实习 责任险、校方责任险和综合保险。
第三十二条 根据国家规定,本校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和其它费用。
第七章 监督机制
第三十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招生工作。
第三十四条 学校以“公开报名条件,公开录取标准,公开录取结果”的方式,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0937)2689925。
第八章 新生入学
第三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对已录取报到的新生进行全面复查和体检,对其中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违规舞弊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生源地,并报相关机构备案。
第九章 其他
第三十六条 专业人数:参见各省(市、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
第三十七条 本校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三十八条 学校简介、 专业介绍 等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简章或通过学校官网查询。
第三十九条 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各省(自治区)规定的形式公布,考生可登陆学校招生就业信息网查询。学校邮寄录取通知书。
第四十条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解放路66号(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邮编:735000
电话:0937—2689631,2688169;
传真:0937—2688162;
学校官网:;
微信公众号:jqzygw;
电子信箱:jqzyzjc@163.com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及解释权属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6年甘肃高考贫困专项什么时候报名的相关内容。
1、 2016年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的院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甘肃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域为辖区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及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甘肃高考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包含哪些地方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办法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6号)规定,为做好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计划)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实施区域及考生资格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为需要为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需要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需要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一、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1、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
高考贫困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是指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的一项专项计划。主要内容是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2012年3月19日,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
安徽高考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怎么报名农村贫困计划分三种: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者不同的是:实施区域和高校不一样。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全国范围的贫困县,高校为985,211等,可任选。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各省范围的贫困县,高校则为各省内的省属院校。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同国家专项计划,高校则为教育部公布的相关院校。一共有95所,教育部直属高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贫困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这是国家为了更公平地促进教育资源分配、让更多农村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设立的政策。主要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县以下高中,招生对象是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考生需在4月25日前,关注各高校招生简章,完成报名申请。随后,省市会在5月20日前完成考生的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贫困专项计划?高考贫困专项计划一般都是单设批次填报志愿,具体填报批次及时间注意教育考试院公告。高考“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志愿通过登录考生所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学校和专业,一般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平行志愿可以填报3~4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在录取时如果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将进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有可能降分投档。报考学生须
四川高考贫困生加分政策四川高考加分政策如下:在统一命题考试总成绩基础上加10分;单科满分660分时,在该科目总成绩基础上再额外加10分。一、四川贫困县四川高考贫困县政策是指对于来自四川省内经济欠发达的“三区三州”(即藏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磨闹族自治州和雅安市芦山县)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如广元市苍溪县等)的高中生,在高数
2009新疆高考定向委培如果当初没报的话是上不了的,或者你选择了调剂的话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条件是你必须够分数线,当然如果报的人特少的话,可能会适当降低录取线,但这种机会就很小了。不需要特殊条件,只要参加高考,并且够分数即可。新疆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新疆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如下: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自愿报考定向培养师范专业,承诺在校学习不转学、不转专
2024-10-05 01:35:07
2024-11-30 23:55:31
2024-10-27 17:36:03
2024-10-22 15:48:04
2024-09-03 07:32:48
2024-10-16 0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