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2024-11-08 01:13:48 | 瑞迪网

今天瑞迪网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强基计划作为一项创新的招生录取模式,独立于常规招生计划之外,考生需单独报名,接受独特的考核流程,最终独立录取。以下是针对“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参与,以及如何培养和录取考生的”问题的详细解答。
**有多少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
2022年,众多顶尖高校加入了强基计划的招生行列。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39所知名高等教育机构。
**高校如何培养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
针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措施:
1. **定制化教学班**:学生将被编入特别定制化的教学班,这些班级由顶尖教师授课,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营造优越的学术环境。
2. **导师制培养**:实施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
3. **学业支持与激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将在推荐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公派留学以及奖学金等方面获得优先考虑,同时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
4. **科教结合**:推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纽带的人才培养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在入校后,通常不允许转到非相关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2024强基计划39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2024年的强基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共设立了39所院校,其中包括了中国顶尖的985、211工程大学。这些院校遍布全国多个省市,覆盖了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18个地区。具体院校名单如下: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天津地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地区:厦门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地区: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广东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地区:重庆大学

陕西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地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地区:吉林大学

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

甘肃地区:兰州大学

强基计划主要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等基础学科,以及历史学类、哲学类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各大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开设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的相关内容。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培养模式:

根据相关文件指示,对于强基计划招收的考生,各高校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瑞迪网

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也应该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这一点对本科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以上,就是瑞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考生
与“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 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 如何培养录取的考生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根据查询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信息得知,该计划目前并没有对外公开各省名额。2023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210名。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各省(区、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

2024-10-20 05:52:12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强基计划不仅聚焦拔尖人才的选拔,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以上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清华大学采用书院制,设立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日新书院五大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北京大学

2024-10-29 15:01:56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有多少所高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21 16:06:21
强基计划的考生如何准备校测?
强基计划的考生如何准备校测?

强基计划考试内容强基计划的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所报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

2024-11-05 02:04:56
强基计划高校多少所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高校多少所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18 09:21:07
2024年强基计划专业如何选择?专业前景、培养方向大揭秘!
2024年强基计划专业如何选择?专业前景、培养方向大揭秘!

2024年强基计划专业如何选择?专业前景、培养方向大揭秘!随着2024年强基计划报名的临近,各大高校的招生专业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强基招生专业是否会有新增?文理科的考生又能选择哪些专业?各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又是如何?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下面,高晓生说高考将依据2023年的信息进行解析,带你深入解读强基计划的专业选择。一、39所高校强基计划专业汇总(图片内容已省略)

2024-10-27 18:36:31
强基计划有多难录取?(强基计划校考难度)
强基计划有多难录取?(强基计划校考难度)

强基计划有多难录取?强基计划入围后有大约有30%的概率录取。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逗滚,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雹碰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山肆余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2年3月

2024-10-19 12:23:19
如何高效备考强基计划校考?
如何高效备考强基计划校考?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竞赛赛程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三个阶段:市级预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市级预赛,由省级化学教研室命题,面向高一或高二在校生举办的竞赛,根据竞赛成绩分为市级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可以获得参加省级决赛即全国初赛的机会。某些地区不进行市级竞赛,由学校统一选拔直接报名参加省级竞赛,并且竞赛中,进行省级和市级两个级别

2024-10-16 09:23:52